领悟1:问题来临时,是借口,还是解决方法?
当问题产生时,多数人都会选择给自己借口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,原因无它,就只是要让自己感觉比较好过些;但是,眼前的障碍跨过了吗?如果是没跨过的话,是否意味着自己还停留在原点呢?
Randy Pausch曾在他最后的演讲里提到,这道墙并不是为了阻止我们,这道墙让我们有机会展现自己有多想达到这目标,这道墙也是为了阻止那些不够渴望的人。
当跨过了前面那道墙,眼前的风景就不再一样了!
领悟2:专注于你所会的
我们不需要把自己变成其他人,我们只要专注于自己所会的,并加以发挥至最大的效能就可以了,这都是二星总裁组George Knight教的,还有,《我11岁就很有钱》也是有提及到。
很多时候,我们犯上人云亦云的小错误,要知道,我们的资源有限,一天只有24小时而已,如果大部分都拿去尝试自己不熟悉的板块,只会降低自己的效率而已。
领悟3:找答案,还是等答案找你?
突然之间,我对于那些无法(或选择不要)来到会议(包括大大小小的,如HOM和STS、甚至Extravaganza)的人,有了些了解;原来,他们都不再找答案了,因此,我能理解说他们觉得每场会议都是一样的。
偶尔,自己还会犯下这错误,所以要时时提醒自己,进入会议之前,先给自己准备问题,这样一来,每场会议都会是不同凡响的。
从中学以来,我对自己都有一个原则 - 假设自己一直处在空杯状态,这样才能让自己学得更多。
也从总裁身上学过一句话 - “好,永远是更好的敌人”。
领悟4:你决定解决问题,还是让问题解决你?
在昨天的STS里,突然间想通了一件事,大部分的人都会先考虑问题,想左想右,又想前想后,然后才做决定,他们都会说,这是保险的动作而已。
如果换个角度去看这事,使用反向思考,先下个决定,然后准备处理和解决紧接而来的问题,会否更好呢?
其实,都没有对与错,时间会是最好的证明。
以往,我的思考模式属于前者,但我一定能达到目标吗?答案是,不一定。
现在,我的思考模式属于后者,现在我能到达我要的目标吗?答案是,不一定。
但是...
前者,我依然处在原点;
后者,我离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了!
延伸阅读: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